春天,是万物复苏、朝气蓬勃的季节,但每年的3-5月,也是抑郁情绪的高发期。很多人会在春天频繁出现各种疾病,春季逐渐变暖,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增加,大量氧气供给不足,除了情绪被影响,也易出现乏力和困倦,春分后昼长夜短,白天的时间超过了夜晚,冬季养成的生物钟没法适应,在这个时间段里,人们常常会感受到很消极 、效率不高、做事没动力对很多事情失去了兴趣等,情绪很难被调动,负面情绪被无限放大。
这是反向季节性情绪障碍,许多人听说过冬季抑郁,却不知道春季也是抑郁高发期。春季除了气温的变化,周围的花草也在发生着变化,巨大的落差在“春天这么美好,其他人都很开心”的对比之下,被情绪所困扰的人觉得“是不是只有我这么难过”,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春季由于气温回暖,导致春天气压变低,温度上调,加之气候变化无常,人体易觉压抑,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脑神经功能调节较差且更为敏感,容易引起脑神经分泌紊乱,往往在气候变化之中引起情绪波动频繁,产生失眠、情绪低落、躁动不安等抑郁情结。
从中医角度来讲,春属木,在五行中木气主生发,万物生长,人体也需要升发,当人体能力跟不上的时候,就会出现或是加重抑郁、焦虑症状。春天是阳气渐旺,上升的时候,在五脏中肝主疏泄,阳气抒发太过会出现早醒,脾气暴躁、过度兴奋,控制不住情绪。
而春季是学生的开学季,节后学生们怀揣着美好的愿望,也面临着新的课程和学业以及同学人际相处等。春季,大学生那些理应被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
1. 长时间情绪低落
2. 性格特别孤僻
3. 容易自卑,自我评价低
4. 最近出现行为反常
5. 承受挫折能力较差
6. 有重大身体疾病
7. 有心理疾病史
8. 家庭发生变故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春季情绪变化所带来的身体表现及心理因素。广州南方学院中医音乐治疗协会特邀请广东新南方中医研究院音乐治疗师何晓莺老师、音乐治疗专业边鲁艺、吴震和黄绅三位实习老师到校授课,为协会成员开展了一场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培训。
同辈群体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支持,让协会成员通过体验团体音乐治疗的方式,来培养同学们的助人情结,让同学们拿起画笔,勾勒书写心中之所想,展示自我;在乐器演奏中表达心之所念,去倾听、跟随、协作。这次活动课程培训有放松与投入,更有支持与力量,在活动中,每个参与者都能与自己的“心”相遇。
课程培训的第一环节,是通过字画的形式展现个人对于自我的认识,通过5个标签来介绍自己,可以是一个词、一首歌、一句词、一个图案、一个颜色等,没有特定的要求,可以是5个或是更多的标签。第一次的见面,通过个性名片的交流,让彼此互相之间有初步的了解,也有进一步的熟悉,我们见到了那个与以往不一样的同伴。
一开始大部分同学们状态还是比较腼腆,不愿意表达自己。通过何老师一步步的引导,同学们慢慢愿意倾听别人的故事,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甚至有部分同学在倾听的过程中,能量场实现了从低到高的平稳变化,最终与其他同学趋于一致。在活动的过程中何老师也一直鼓励着同学们,“我希望不管怎样,你们都能够喜欢自己”,希望通过彼此的沟通交流,帮助同学们找到更自信的自己。
活动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进行,让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强化个人内在意识。在大家倾听与表达的过程中,何老师向大家讲解了,作为一名音乐治疗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做到倾听、分享、共情、减少下定义的语言输出,学会无伤害的引导、提出问题。在每一位同学分享结束后,引导同学们对分享者提出疑问或感兴趣的地方,在彼此的标签里找共同点,补充各自对标签的不同理解,这与以往的聊天大不相同。随着与这些有共同标签、共同爱好、共同个性同学的交谈,更加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通过让同学们认识到不一样的自己和他人,去懂得那个自己原来所不满意或是不喜欢的、那个使自己自卑和难以接受的“缺点”,换个角度看,也可以是优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棒的、很特别的。
个性名片是辅助自我介绍表达,何老师的引导促使同学们通过展现自我、加深自我认知,由此探索自我的音乐治疗发展方向,也学习到应该用怎样不同的形式去面对不同个性的患者,以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采用相适应的治疗手法,以达到治疗效果。
课程培训的第二环节,是学习各类音乐治疗乐器的使用方法,并利用乐器进行分组即兴节奏的编排与群体合奏。让成员在欢快的音乐游戏中,深刻乐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不同节奏组合的内在感受,认识即兴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治疗力量。
在培训过程中,何老师用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通过以成员自身为例子,针对不同个性的个体,详细讲解了很多容易上手的中医音乐治疗方法,让成员对于中医音乐治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深切的体验。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在何老师的引导下,利用乐器即兴合奏,感受即兴演奏这项音乐治疗方法的重要作用。在培训后,协会成员纷纷针对此次培训,整理出了自己的新的感悟。
这次的培训学习,更像一把钥匙,帮助协会的成员去认识到中医音乐治疗这一扇新的大门,相信成员们能通过不断地学习,增长自己的中医音乐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在推动音乐治愈相关的科普与校园心理健康文化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那么大学生如何在春季预防心理疾病发作呢?尤其要注意心理的日常保健,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的方式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心理健康。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饮食作息习惯
平时注意饮食规律,平衡饮食。多喝水,吃干净卫生的食物及清淡蔬菜水果等。由于“春困”时有发生,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适当地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合理宣泄负面情绪。通过跑步、打球、散步等体育运动舒缓压力,转换心情。天气好的时候,走出寝室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多沐浴阳光,融入大自然,保持平和情绪。
合理制定计划,追求自我价值
制定适合自己的学期计划利于我们提高办事效率,也可以让我们在有目标的前进中创造更大的个人价值。树立积极的自我认识,相信自己,不要盲目自卑。尝试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奖励,这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以及心理健康的维护。
定期打扫卫生,营造美好环境
心境是和环境紧密相关的,清洁了环境,也就美化了心境。平时把房子打扫干净,买一些温馨的小饰品,让寝室房间变成“美丽的家”。也可以买几盆花,因为植物的生长总是给人带来希望和活力。
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
闲暇时间通过读书、听音乐、看电影等文体活动,转移注意力,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消减不良情绪。扩展领域,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收集快乐瞬间,寻找你的“小确幸”
回忆一些过去闪光、愉快的场景,看看自己过去的照片,自我欣赏;留意生活中让你感受美好、幸福的时刻,用拍照、手记等方式将它们记录保存起来,有意识地自我引导,排解不良情绪。
保持积极适度社交,学会倾诉烦恼
保持关系联结,学会倾诉。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有困惑时,要多沟通,寻找社会系统的支持、帮助,不要憋在心里。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让情感联结彼此,传递支持和温暖。
掌握心理知识,寻求专业帮助
要多了解心理知识,学习一些简单的调适方法,如进行放松练习、冥想训练。发现自己情绪低落且持续一段时间时,感到无力调节自身的消极心理状态时,要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