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18:45,“古韵巧手,雅韵传承”励能课堂于5教304如期进行。本次课堂旨在让同学们通过实践体验植物拓染的魅力,了解植物拓染的同时深入了解这些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课堂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进行,每位同学都亲身参与了植物拓染的制作过程,都把自己对于大自然的喜爱烙印在方巾上,保存了自然之美,提升了自身动手创作能力,感受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拓染的历史
拓染的历史和来源可以追溯到45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当时中国就开始利用植物汁液进行染色。这种艺术形式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商朝时期,当时人们开始运用植物制作纸张,并将其用于书写和绘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尝试植物拓印,这种技艺逐渐演化出植物拓染的形式。在唐朝时期,植物拓染技术达到巅峰,成为发达的艺术形式。
植物拓染作为传统植物染色的延伸,继承了植物染色环保、天然、绿色的理念,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探索。拓染所得的面料不仅具有天然、温润、柔和的色彩,植物轮廓和脉络的印拓也使面料更加生动有趣。每一种植物都有独特的姿态和色彩,同一植物所产生的脉络纹理也不尽相同,这种技艺体现了取之自然、美化服饰的印染方式。
课程记录
首先,小老师严静怡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植物拓染的历史以及文化意义,并为同学们演示了植物拓染的操作,同时强调了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同学们对这项技艺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小老师让同学们挑选自己心仪的花叶,并分发制作的工具。
最后,同学们跟着步骤一步一步地尝试制作。这项技艺容易上手,同学们很快就能找到技巧。虽然容易,但小老师仍然耐心指导大家。在小锤子的敲打声中,作品也逐渐成型。最终,同学们都完成了自己的植物拓染的作品,获得了一次奇妙的文化感受。
学员制作记录
课程尾声
拓染真切地将草木呈现,一锤一印,锤出植物的灵,印出自然的美。在课堂上,小老师引导同学们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传承了非遗文化。DIY与非遗文化相结合,能够提高大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们的个人创作能力,保护了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手工制作非遗,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植物拓染传递自然与非遗,不仅有利于推进环保理念,增强人们对绿色环境的意识,关注、重视自然环境,也有助于保护传统手工技艺非遗。